总体架构
基于统一的自然资源云基础设施,充分运用移动互联网、云计算、大数据、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,建设自然资源大数据中心,支撑面向内部的一体化协同审批、监管与决策应用和面向公众的“互联网+公众服务”应用。市级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采用如下“四横两纵”总体架构:

四横:自然资源云基础设施、自然资源大数据中心、自然资源协同应用中心、自然资源综合监管与智能决策中心。
两纵:标准规范体系、运行保障体系。
数据架构
在统一的大数据治理体系指导下,对多源异构数据进行采集汇总,经过数据清?#30784;?#22788;理、质检,按照物理分布、逻辑统一的技术路线,按照统一的自然资源数据目录和元数据规范进行 存储,构建自然资源大数据库。面向自然资源专题业务应用,构建各类指标库,通过BI工具、分布式计算和分析框架以及全文检索服务引擎,实现自然资源大数据的分析和服务。自然资源信息化数据架构如图所示。

大数据治理体系:构建统一的自然资源大数据治理体系,建立统一的自然资源数据目录、制定数据治理标准规范,建立数据治理保障机制,为提高数据的质量、保证数据的安全性、充分发挥自然资源数据价值、促进数据之间的有效互联互通提供保障。
大数据接入汇集与更新维护:对市原国土、规划、林业、海洋已有的国土、测绘、地质、矿产、不动产、城乡规划、林业、海洋等数据按照数据治理体系进行治理和融?#24076;?#24182;通过数据共享交换机制汇聚整合农业、水利、发改、住建、交通、环保等部门的相关数据以及互联网部门的大数据,基于统一的标准规范、统一的空间基准、统一的注册接入,按照“物理分布、逻辑一体”的技术路线,对跨业务、跨行业的数据进行整合与接入,各部门按照?#20843;?#29983;产、谁负责”的原则开展本部门数据的管理、维护和更新,确保自然资源基础信息实时互通共享和同步更新。
大数据存储与管理:市级自然资源综合数据库按照自然资源基础信息共享的要求,通过多源异构数据进行接入整?#24076;?#24314;立自然资源综合数据基础库。
大数据分析与服务:实现自然资源大数据的分析和服务,支撑国?#37327;?#38388;规划编制、自然资源统一管理、开发利用保护、资源合监管、行政审批、辅助决策支持等应用。
应用架构
市级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应用总体上分为四类应用:数据类应用、业务协同类应用、公众服务类应用、辅助监管与决策类应用,应用架构如图6所示。

开发架构
目前,信息系统正在经历由单体系统到分布式系统的演变。传统的自然资源应用采用单体系统来实现,其在应对业务复杂?#21462;?#20195;码缺陷累积、开发团队组织、系统的弹性伸缩等方面面临着很大的挑战。而微服务架构基于分布式系统,借鉴了面向服务架构和企业服务总线的设计理念,并做了改进和优化,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架构体系。市级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议采用基于微服务的开发架构,如图所示。

基于Kubernetes+Docker+微服务的云原生架构是微服务落地的最佳?#23548;?#20113;原生架构具有以下特点:
- 容器化封装:以容器为基础,提高整体开发水平,形成代码和组件重用,简化云原生应用程序的维护。在容器中运行应用程序和进程,并作为应用程序部署的独立单元,实现高水平资源 隔离。
- 动态管理?#21644;?#36807;集中式的编排调度系统来动态的管理和调?#21462;?/li>
- 面向微服务:明确服务间的依赖,互相解耦。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bavugt.tw/librarys/veda/detail/2858,?#38431;?#35775;问原出处。
大家都在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