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自然资源业务梳理
综合各地机构改革的情况来看,市级自然资源管理机构普遍整合了原国土、规划、林业、海洋等部门,一般命名为“XX市自然资源局”?“XX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”。从公布的三定方案来看,机构改革后的自然资源管理部门主要职责概括为“两统一?#20445;?#21363;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,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的要求。通过“七个关键?#26041;凇?#23637;开履行“两统一”职责,进行重构性的机构改革。
- 第一个“统一?#20445;?#20998;为自然资源的调查监测、自然资源的确权登记、自然资源的所有者权益和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四个关键?#26041;凇?/li>
- 第二个“统一?#20445;?#20174;国土空间的统一规划、国土空间的用途管制、国土空间的保护修复三个关键?#26041;?#26469;展开。
除了上述“七个关键?#26041;凇保?#36824;包括测绘与地理信息管理、自然资源执法监察,自然资源灾害防治(地?#35797;?#23475;、海洋灾害、森林灾害)三个方面。
二、自然资源业务架构
据此,我们将自然资源市级业务域概括为“1+10+1?#20445;?#21363;“1个内部综合管理业务域+10个专业管理业务域+1个公众服务业务域?#20445;?#30001;此实现对“山水林田湖草”生命共同体的全面统一管理,并实现纵向互连、横向互通。
总体业务架构如图所示。

对10个专业管理业务域,按照“业务域-业务子域-业务项-业务活动”的分析和表述方式对业务进行细分。1个业务域对应1个或多个科室。1个业务子域对应1个科室。
10个专业管理业务域的业务子域和业务项划分如上表所示,各地市可结合本地三定进行调整。
各业务项的业务活动涉及战略(政策、制?#21462;?#26631;准制定等)、实施(弱协同类的业务执行)、审批(强协同类的业务执行)、评价(分析、评价、评估、考核等)、监管(监测、监督、指导等)5种类型。不同类别的业务活动对信息化支撑要求有所不同。如审批类业务活动需要工作流、业务表单等服务的支撑,战略、监管及评价类业务活动则更需要大数据分析和决策类服务的支撑。
?#38405;?#24066;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业务域为例,分析如下:
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bavugt.tw/librarys/veda/detail/2855,欢迎访问原出处。
大家都在看